導讀:鵝肉營養價值高,肉鵝主要食用飼料是草料,少量的糧食,這種方式依然是傳統養殖,和養雞鴨不同,不需要全部食用飼料,肉質口感比較好,是很多人喜歡吃的肉類。有農民朋友問鵝養殖技術,下面蛇農網小編來分享一下農村散養鵝的養殖方法。
一、養鵝重視消毒
雛鵝引進前,需要對鵝舍全面消毒,并且對養鵝所需要的工具一并消毒,煙霧熏蒸消毒方法比較徹底,但需要鵝舍封閉條件好才能達到效果。熏蒸大約一天左右后進行通風,排出熏蒸氣體,然后再對地面進行噴霧消毒。消毒時,要使用兩種不同的消毒藥輪換使用,達到消毒效果。然后要定期對水槽、料槽進行清理清洗,避免飲水飼料變質。鵝舍內外都要定期消毒,制定一個合理的凈化環境制度。
二、養鵝舍內環境
在飼養過程中,我們要注意溫度變化,以看鵝施溫為原則。避免溫度過低導致雛鵝扎堆,雛鵝扎堆的話,不僅會互相擠壓,還容易引發**疾病。如果溫度過高的話,那么雛鵝便可能會出現張嘴現象,張嘴呼吸說明舍內水分蒸發速度快,這對雛鵝的卵黃吸收影響是非常大的。除此之外,我們在控制舍內溫度的時候,還要做好通風工作,避免舍內有害氣體含量過高,導致雛鵝產生各種腸胃道疾病。
三、養鵝飼養密度
散養鵝在育雛期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。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飼養密度,使整個鵝群的發育整齊,增強其抗病能力。如果養殖密度過大的,那么要是遇到陰雨天且低溫天的話,極易發生擠壓踩踏現象,導致雛鵝死亡率。因此能夠分群飼養,既能夠減少不良現象,還能夠防止雛鵝出現啄癖。具體需要養殖戶根據實際情況控制好,不可養殖過密。
四、養鵝科學放牧
我們要根據雛鵝的日齡控制好放牧時間。例如如果是5日齡左右的雛鵝,那么放牧施加應在每天上午8點左右以及下午兩點的時候放牧半小時,每天兩次。如果是仔鵝和成年鵝的話,那么在上午8-10點及下午2-5點的時候進行兩次全天放牧。根據天氣情況調整放牧與歸牧的時間,如果天氣溫暖較好的話,那么可以早點出牧晚點歸牧,相反天氣腳冷時,則要晚出早歸。放牧的鵝群數量控制在400只左右。
注意:我們在放牧的時候,不可急趕鵝群,要讓鵝群緩慢行動。將其趕到草場的時候,我們要根據草的生長情況,來調整鵝群的集中程度,如果牧草生長情況好的話,那么可集中放牧,反之則不要將其集中在一起。在鵝群逐漸吃飽之后,要讓鵝適當飲水,休息半小時左右。然后再繼續放牧,其中雛鵝在飲水時,要注意不可讓雛鵝下水,避免雛鵝溺水。夏季中午的時候不可放牧,要讓鵝群在通風陰涼的地方修剪,避免中暑。
五、養鵝適當補飼
鵝是一種食草性的水禽動物,因此放牧工作室不可缺少的。在歸牧后,我們還要做好補飼工作,提高散養鵝的增重速度,避免飼養期過長。補飼的飼料要以草料為主,草料要優質質量,根據鵝的進食情況及長重速度做好控制好補飼量。而飼料中要有充足的營養元素,不可忽視微量元素。為鵝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。